齐河职专3 2
来源:中国职校招生网 时间:2022-07-26 20:50:01
道路千万条 职专是一条。中考成绩出来后,不少人会纠结上什么学校。
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齐河职专的招生定位!

近年来齐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深化产教融合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教师队伍得到新发展,人才培养凸显新思路,德育管理呈现新实效,社会服务实现新提升。

教师队伍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学校多层次、多途径、多载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出“四级六类六平台”的“466模式”。
学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按照“四级六类”分层分类培养。“四级”指“雏鹰展翅”“大雁领航”“鹰击长空”“鲲鹏翱翔”梯队培育,分别对应“校级学科带头人—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省级职教名师—国家级教学比赛二等奖以上获得者”四个层次;“六类”就是把教师分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青年教师、文化基础课教师”,多形式、多载体分类培养培训。
构建系列化的教师成长“六大平台”,即企业岗位实训平台、进修培训平台、校本培训平台、兼职教师带动平台、教学能力比赛平台和教育科研提升平台,进一步促进教师理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凸显新思路作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山东省示范性及优质特色中职学校,齐河职专瞄准国家战略,找到发展突破口——健全中高职衔接制度,形成了职教高考本科升学班、“3 2”中高职衔接班、校企合作订单班并存的办学模式,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开辟多个新赛道助力学子成才。

因材施教结硕果。学校根据学生意愿、学习兴趣和学习基础,开设“职教高考升学班”、“3 2大专班”和“校企合作订单班”,对不同层次班级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动态管理,充分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文化课和专业课齐头并进。本科高考同比名列前茅,2019年为390人,2021年为525人。

热门专业受欢迎。学校四大专业群覆盖热门就业专业,分别是智能制造、新一代新信息技术、医养健康和文化旅游,共建校外实训基地26个,建成3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2个“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使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一致,实现了入学有学位,毕业有岗位。
规范管理有妙招。学校严格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实战演练。新聘请门岗专职保安18人加强出入管理和检查。“国防教育进校园”准军事化管理成效初显,各项管理逐步规范。
德育管理呈现新实效学校优化德育工作,通过众多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关爱学困生,转化德困生,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
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聘请法治副校长作报告,定期组织升旗仪式主题讲话,增强学生规矩意识。强化德育实践体验,通过值周制度参与班级学习、食堂就餐、宿舍就寝管理,促进学生对班级、学部、学校的认同与归属感。
大力宣传模范典型,通过优秀校友、道德模范、劳动模范进校园,以感恩、感动、感谢为主题引领学生学会珍惜,懂得感恩。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晚会、班级篮球赛、歌咏比赛、拔河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社会服务实现新提升“升学榜上有名,就业脚下有路。”简单的话语吸引着更多学生前往齐河职业学校,实现学校招生人数的丰收——2020年,学校共招生1500余名;2021年,在生源数量下降的情况下,招生人数反而比往年有所增加,招生1600余名。
校企育人协同,实现“零距离”就业。坚持做好学校专业链与企业产业链的对接、教学过程与行业用人标准的对接、毕业生与企业岗位的对接,努力构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四位一体”机制,着力推进校企合作。
校企文化共建,实现“零过渡”转换。学校全力服务于实体经济,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岗定学、项目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课程对接岗位,以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让学生通过企业文化提前了解企业,接受企业文化熏陶,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