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和技校有什么不同吗(职教高考选公办还是民办)
来源:中国职校招生网 时间:2022-07-26 12:28:3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在我国已经由精英化教育阶段,逐步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从这些年高考录取情况来看,有80%以上的录取率,也就是说只需要在高考当中考出200分左右的成绩,以后就会有大学读,毕业之后你就是大学生了。
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如此之快的条件之下,其实高等教育之间的不平衡的矛盾已经在逐步的凸显。尤其是办学层次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比较大。
最近在江苏和浙江的发生的关于独立学院与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的新闻,想必大部分人都看到了。

在浙江率先出台了关于停止独立学院与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以后,江苏也立即叫停了独立学院与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的这个工作。
从这两个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叫停独立学院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的这个事情,我们可以了解得到,其实这主要是由于高等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的这个矛盾已经呈现出来了。
为什么学生及广大家长会强烈的反对独立学院转生为职业技术大学?
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独立学院虽然是民办本科,但至少是普通本科,而职业技术大学,他们认为是职业本科。

在这些反对职业技术学院与独立学院合并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的这些同学及家长的眼里,他们认为职业本科和普通本科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他们也拿出了很多具体的涉及转设之后的各种各样的后果,来举出实际的例子。
但是在这里我就想问一句:公办的职业本科和民办的普通本科你觉得哪个更好?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做一个简单的一个介绍。
从学校的办学性质上来区分,有民办普通本科院校、民办高职院校、民办独立学院、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公办高职院校。

与此相对应的还有特殊类高等学校,因为在大众眼里,我们所认识和了解的就是普通高等学校,其实还有特殊的高等学校。这个类别极少数,在此不做赘述。
从学校的办学定位来看,有科研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职业教育型大学,还有教学科研型大学,全国重点大学,地方重点大学,地方一般本科,区域性大学等等。
如果要按照社会上各级各类的排行榜来区分的话,那还分为世界一流大学,世界知名大学,世界高水平大学,中国顶尖大学,中国知名大学,中国高水平大学,中国中国区域知名大学,中国区域顶尖大学等等,各种各样的定位都有,可谓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让人眼花缭乱。

但是对大家选专业、选学校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民办和公办,以及本科和专科这两个层次和两种定位。
如果独立学院与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如果从学校的名称来看,他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但唯独带了职业两个字。
正是由于包含了职业两个字,让大家认为他是职业本科。在大家的眼里,似乎职业技术学院或者是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的大学就很不如意,好像似乎就低人一等这种感觉。
其实我还想问一句:你觉得民办本科就很好吗?

这也是我在前面访问大家的一句话,这些反对独立学院与公办的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公办的职业技术大学的学生和家长们,你们考虑过民办本科和职业本科的区别吗?在你们心里就一定认为民办本科比公办的职业本科要好吗?
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民办本科的一些特点:
第一,民办本科院校的收费普遍较高。
目前我国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将要在今年的9月份实施。在9月份之前,各个民办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大家都要明确办学性质,也就是营利性和非营利性。

其实这就是民办学校的一个基本性质,如果选择营利性,那么意味着这个民办学校就是纯粹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学校。
但是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即使是学校选择了非营利性,实际上并不代表着学校就不能盈利,并不代表着学校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所以不管民办学校选择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其直接目的和根本目标就是盈利,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只不过选择非营利性,那今后的学费、专业的一些收费,那就要经过上级的物价部门的监管,可能发挥的公益性质就更强。

如果是选择了营利性,那学校学生的收费,专业的收费,那纯粹就是靠市场来调节,就相当于在超市里面买东西一样。
超市里面商品的价格,他不是由市场监管部门说了算,而是由市场经济的价格规律来决定。
如果学校办学水平很高,这个专业很紧缺,那就可以上调学费,如果这个专业不太好,办学水平吸引力不是很强,那就可以下调学费来吸引学生的报考。
所以这就是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最大的一个区别,但学校的最终目的还是没有改变,那就是盈利。

民办学校为了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为了保证教职员工的工资待遇及其他方面的经济利益,那就必须要在学费上下功夫,收取比较高的一些学费。
因为民办学校它不同于公办学校,公办学校是由上级的财政拨款,但民办学校却没有这样的拨款,全部都是靠学生的学费,所以这是民办学校,也是民办本科院校最大的特点。
第二,师资队伍参差不齐,这一点是民办本科院校,尤其是近些年来新成立的民办本科院校最大的一个特点。
大家可以去看一看最近这两年新成立的民办本科院校,以及刚刚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本科院校的这些学校的官网就可以看到。

有的学校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本科学历,而且他们的学科带头人,教研室主任,甚至教务处处长的学历也不是很高。
甚至有的学校的教务处处长是由刚毕业的研究生来担任的,没有任何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的经验,就来当一个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务处长。
我觉得这个任命真的荒谬,因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中心任务就是教学,就是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的关键离不开教务处这一个机构的职能的发挥,要一个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刚刚毕业的研究生来担任教务处长,我觉得这是对学生的一种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如果是把学生送到这样的学校去就读,那我认为是误人子弟。
这还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其实从整个民办本科院校乃至民办高职院校的整个师资队伍来看,其师资队伍水平普遍都不是很高。
因为民办本科院校前面已经提到了,他讲究投入产出比,在同等条件下面你招聘一名教授和招聘一名刚刚本科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的老师所付出的招聘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那肯定是不同的。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民办本科院校的这些领导层以及中层干部都是非常年轻的,大部分都是90后、80后,很少有上了资历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这些年轻的老师,他们没有很大的家庭负担,尤其是对于经济收入这个方面不是特别的在意。
因为没有家庭的负担,所以这些民办本科院校的就喜欢招聘这样的老师来从事教学或者是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
他们本身是要这些人来做事的,但是从学校的投入产出比这个角度来说,当然选择年轻的老师没有错,但是对于教学、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来说,那确实很不利的。
第三,民办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等方面仍然受到很大的歧视。
我认为这个就业歧视自从民办本科院校开办以来就存在了,至少有几十年的时间了,但为什么这个就业歧视依然根深蒂固的存在?

最主要就是由于大家对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不信任。
大家可以看一看社会各个企业的招聘简章,有的在招聘简章当中赫然写着要公办全日制本科作为第一学历,有的还要求要211、985、双一流的全日制本科。
所以有时候社会上的一些用人单位,他们人为把公办和民办区分得十分明显,这无疑对民办本科院校的毕业生造成很大的冲击,但这又是大家不得不要面对的一个事实。
因为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经济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科技也在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

当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研究生人数逐年递增的条件之下,用人单位自然有了人才高消费的这个理念,所以才会使得民办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依然在这这么多年之后,仍然还受到了就业歧视。
除此之外,民办本科院校还有专业数量开办多,专业开办比较杂,学生人数比较多,但整体办学环境,办学条件又不是很理想等特点。
这些都与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实际是息息相关的,因为民办本科院校,他为了便于招生,在专业设置方面都喜欢开设与市场需求相关的一些专业。
而为了扩大招生规模,甚至在高考录取时降分录取,在本科线20分以下的都可以被录取为本科。

所以这就使得民办学校尤其是民办本科学校,他们的规模都非常大。
从上述民办本科院校的这些特点可以看出,其实民办本科院校并不比职业技术大学好到哪里去。
由于篇幅的原因,我只想提一点,那就是职业技术大学的师资力量肯定要比民办本科院校的师资力量要强,这是毋庸置疑的。
从独立学院转设工作实施方案所提出的鼓励高水平的职业技术学院与独立学院合并转设,这句话就可以看出,能够参与独立学院合并转设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国家示范性的高职院校。

他们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在高职院校当中属于顶尖的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职院校的示范性学校就相当于普通本科院校当中的清华北大。
你别看着高职院校,觉得好像高职院校就低人一等,其实高职院校尤其是这些示范性的高职院校的老师,他们的整体实力都是非常不错的。
所以单纯从师资这个方面来讲,我认为职业技术大学都要比民办本科比较好。
毕竟他是公办的,师资配备以及工资待遇等方面,那是要显著高于民办本科院校,至少职业技术大学的老师,他是有事业单位的编制。

虽然现在编制不值钱,但是人们还是想要考编制,因为有编制和没编制,今后退休之后的待遇那是截然相反。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职业本科并不比民办本科要差。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留言发表评论吧!
在头条,搜【高考】,权威信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