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职高有哪些学校(薛城高中学校有哪些)
来源:中国职校招生网 时间:2022-07-26 11:05:19
1988年6月,我在报考薛城职业高中(枣庄四中于一九八五年经市批准更名为枣庄市薛城区多种经营技术学校,又于一九八七四月一日年底改称薛城职业高中,又于一九八九年三月,投资一百二十万新建成一座五百五十平方米的教学楼后,重新改叫枣庄第四中学,开始招收高初中普通班)的时候,由于“职业高中”的学生按规定不能参加高考,可以说在此高中毕业后,基本上没有所谓的前途可言。因此,我这个“非农业”、教师子女,就是俺大俺娘不说,我也知道未来该如何选择——到城里的工厂工作或报考只有“非农业”才能参加的技校考试、蹲级后只有教师子女才能报考的师范学校。所以我在报名时,早已打定主意,不管结果如何,都不会上。
不打算上却又报考,是因当时能让我考的学校,除了“考不上”的八中,就只有她了,所以我“经场”的练习,只能靠她了!但当薛城职业高中(枣庄四中)盖着鲜红印章的油印录取通知书发到我手上时,虚荣心还是得到了极大满足——当枣庄八中及所有的工厂、技校、中专都向我关紧门时,薛城职业高中却向我敝开了撒有阳光的一扇窗。

9月中旬,我背着装满破旧初三课本和学习资料的黄帆布书包走进了四中“这扇窗”,当然我进的不是高中级部,是初中部,准确地说是初三(1)班。那时的枣庄四中为响应上级号召,已倾向于对“知识农民”的培养,自一九八六年就停止了初一的招生,所以我蹲级时的枣庄四中初中部只有初三两个班六十多人。
由于俺大是四中的第一届、俺娘是第二届、俺哥在此蹲级于一九八七年六月考上了博山电力技校,所以我在没来之前已对枣庄四中的以往知之许多——她始建于一九五七年七月,一九五八年秋季招收第一届初中学生,是枣庄市最早的公办中学之一——初来的我从校内粗大的家槐树和教室宿舍伙房磨损、风化、断裂的青砖灰瓦及随处可见的青苔,就能感受到学校悠久的历史和饱受的沧桑。也正因“早”,所以也是受整风反右、大鸣大放大辩论冲击最早最多最严重的地方——师生当时分两派:“反逆流”和“韶山公社”。两派师生在校园、街头天天辩论、武斗……但俺大俺娘讲得最多最细的还是挨饿,怎样在学校及附近拉网逮野兔子、扒树皮、挖草根……当学校不再开伙后,俺娘在中午放学后,也装作跟其他同学一样往回家的方向走,可不知有多少次,都是走到学校和单庙两地的中途时,采取先偷偷落单,然后在路边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卷曲侧卧到上课时间差不多时,再空腹摇晃着走回学校——她知道回到家也无东西可吃,不如省些体力。
我所在的初三(1)班在校园最前排最东边的那口教室,三(2)班在陡壁的西邻。由于我性情开朗,自恃是“非农业”、教师子女、家里养兔收入颇丰,感觉前途一片光明,所以盲目自信的我很快很自然地跟同班男生“打”成一片——下课后,推搡挤打,爬高上低,嬉笑怒骂,其乐融融,不亦乐乎!这也许就是我在初二蹲级后,虽心脑开窍,可学习上却一直处于漂浮不定的状态、无法在深入中得以更好地提高,从而进入到成绩最好的学生行列的主要原因吧!
由于薛城职业高中(枣庄四中)距俺家有七里路,还要上早晚自习,所以一开始我就选择了住校。初三男生宿舍是第二排最靠近操场的三间灰瓦青砖的通屋。里面摆放了十七张双层木床,可最多的时候,才住有六人。虽说床位足够多,可供俺们选择的随意性却不大,因老旧失修的木床大多断腿、掉板、开榫……另外因宿舍内多年未打扫,积下来的尘土及进门的地方鏊子大一堆烤火取暖留下的灰烬已足够厚,俺们进出宿舍时脚步必须高抬轻放,不然就会扬起迷眼、呛喉的灰尘!因此下铺是万万住不得的,不仅如此,当我每晚啃食从家里带来的喷香干烙煎饼卷夹碎花生米炒咸菜充当“夜宵”时,都必须坐在距灰尘稍远的上铺,不然吃下去的就是牙碜的煎饼拌灰尘。
住宿的条件是非常差的,可我当时却并未感觉多么辛苦、难捱!也许是年青的缘故吧,严冬的冷,酷暑的热,对优质的睡眠好像都没有影响。晚自习后,我每次回到宿舍放下书,都要到长满杂草、悄无声息的操场走走跑跑跳跳,缓释一下久坐的疲劳。
有一次,我还在夜幕的掩护下,在孙雷、偶而住一晚的胡标伙同下,用石头打碎了位于俺们宿舍前排的几口废弃教室后窗上的十几块玻璃——一扬手,“哗啦”一声,内心就会莫名地兴奋一下。当时,我之所以敢跟着砸,因我知道砸了不会有人追究——
我所在的一九八八年下半年至一九八九年上半年,改制成薛城职业高中的枣庄四中,由于停招有资格参加高考、中考的普通高中、初中,致使生源大幅减少,老师不尽责,学生也跟着混,整座学校几乎处于真空状态——到了夜晚,我知道校内除了学生,只有一个腿脚不便的看大门老头和一个早已退休的老师——他就住在俺教室后窗正对的一间教职工宿舍内,八十岁上下,身体干瘦矮小,布满皱纹的小长脸在双颊处长了几块醒目的褐色老年斑,时常穿一件深蓝色中山装,弓腰趋步上街买回一小把青菜。
听俺大说:这个老头可不简单,他是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因一九五七年在进行“大鸣大放大辩论的社会主义教育”时,讲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被错划成“右派”,从北京下放到这儿的,没想到从此再没能回去。不知怎么回事,从未见过也没听说,他和家人有过来往!另外,他有一个怪癖,就是从市场买回来的烧饼油条包子,他都要先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看食物上是否附着可怕的细菌,再根据自己掌握的卫生知识,判定能不能吃、会不会致病。
除了打砸,缺少管理的男生宿舍,还发生过两次打架斗殴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