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校招生网,职校招生与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中国职校招生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中国职校招生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信息

阳信职业中专有什么专业(阳信职专学什么专业好)

来源:中国职校招生网   时间:2022-07-26 08:58:28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7月5日,对于阳信县职业中专化学工程系的高三学生李梦雅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今天,我终于报上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圆了三年来的一个梦!”李梦雅高兴地说,言语中透着满满的兴奋和自豪。

李梦雅告诉记者,从三年前进入阳信县职业中专的那天起,她就坚定了在学校认真学习,通过职教高考考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梦想。三年来,李梦雅在阳信县职业中专度过了一个个行而不辍的日子——学校精良的师资队伍、“佳-加-嘉-家”文化育人体系浸润了她的文化素养,夯实了理论基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功能先进的实训设备锻炼了她的实操能力,提升了综合素养。在今年的职教高考中,李梦雅如愿考取了优异的成绩,能够进入本科高校继续深造。7月5日下午,李梦雅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学校,在填报志愿系统上郑重地填上了泰山学院的名字,也为她的三年中职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奋辑笃行,臻于至善。在阳信县职业中专,还有许多像李梦雅这样“圆梦”的学生,而作为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高地,阳信县职业中专也恰恰为一群有梦想的孩子们提供了追梦、筑梦的平台。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中职教育也绝不是职业教育的终点,而是起点,将为学生搭建起一条畅通的多元成长成才道路。”阳信县教体局局长刘兆忠说,近年来阳信县委、县政府高点站位,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牢牢把握“双型”城市建设机遇,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引领阳信县职业中专坚持“就业+升学”两条腿走路,多渠道、多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打破中职生成长“断头路”,搭建起人才发展“立交桥”——

阳信县职业中专正以此为己任,成功助力2万余名毕业生驶向多元成才的“快车道”。

定位精准:从“层次”教育转向“类型”教育,搭建中职生人才发展“立交桥”

提起中职教育,有一些学生和家长存在颇为片面的认识,认为学生在中职学校是混日子,中职生不爱学习又难以管理,最后的出路只能进工厂当个技术工。刘兆忠说,这些对中职教育的刻板印象是极其错误的。

“教育上存在‘鄙视链’的思想必须纠正,中职教育与普高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刘兆忠说,今年5月1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不是“层次”教育,规定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

中职教育的定位,已经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而阳信县的中职教育,正是坚持了“就业+升学”两条腿走路的精准定位。

阳信县职业中专校长阎汝强说,在阳信县教体部门的指导下,近年来该校不断推进育人方式和办学模式改革,坚持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做大做强职教高考,满足社会对优质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目前,阳信县职业中专有教职员工227人,专任教师213人,“双师型”教师100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75.19%,师资力量雄厚;服务县域智能制造、绿色化工、教育医疗等产业发展,加强专业建设指导,其中化学工艺、机械加工技术、机电技术应用三个专业先后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专业品质过硬;开创“佳-加-嘉-家”文化育人体系,将“素养”与“行为”教育相融合,培养德养文雅、智慧聪颖、身心健康、实践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从阳信县职业中专走出的学生,有的选择参加走职教高考的道路,进入应用型本科或者高职专科学校继续学习,拿到与普通本科、专科学生一样的毕业证,还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该校已经累计为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省内高校输送优质本科生源近千余人,毕业生中考取硕士以上学历者达百余人;有的选择直接就业,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成为技能型人才——该校为阳信县化工产业园区6家化工企业和省内20余家化工类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如此多元的成才之路,真正为中职生扩展了成长空间,搭建起中职生人才发展“立交桥”。

目标明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小职专发展成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高地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在阎汝强看来,职业学校肩负着促进就业创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不能脱离行业、企业去办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产教融合发展。

化工产业是阳信县的支柱产业,阳信县职业中专紧密对接阳信县本地产业发展需求,把“精准聚焦化工产业专业发展,全面提升化学工艺专业建设”确定为专业发展的着力点和新动力,将化学工艺、机电技术应用、电工电子、机械加工技术等12个专业优化组合为面向智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2个专业群、6个专业系,均达到省级规范化以上专业建设标准,实现了多专业协同发展。以专业建设为核心,该校还从师资、生源等方面向化工专业倾斜,通过选聘39名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将企业文化、真实工作场景和新工艺、新技术带入课堂,学生的实操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在产业的“靶向”驱动下,阳信县职业中专的特色化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成功打破了中职教育校企合作校“热”企“冷”、产教融合“合”而不“深”痼疾,走出一条校企双方互利共赢之路,发展成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高地。

校长阎汝强介绍,阳信县职业中专牵头组建了滨州市化工职教集团,联合省内中高职院校、化工行业协会、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和地方中小微企业40余家单位,打造校企深度合作“共同体”,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同时,依托产业布局和人才需求规划,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以“亚通石化班”“巨久能源班”等订单班方式,累计为化工企业输送1200余名合格员工。学校实训设备总值突破4700万元,校外实训基地48家,聘用兼职教师39人,与企业实现了深度融合、资源共享。截至2022年,阳信县职业中专合作企业达54家,共同研发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2项,申报认定滨州市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2家,深度参与3个企业项目研发,产教融合取得丰硕成果。

行之愈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让学生技有所长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阳信县职业中专的实训基地,张贴着一张张优秀毕业生的照片和简介,他们都曾在省级以上的技能大赛中斩获奖项,凭借一技之长免试进入大学深造,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技有所长,可以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 阎汝强向记者介绍,为培养社会认可、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阳信县职业中专将学生的技能素养培养摆在突出位置,软硬件设施全力护航,走出一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实践路径。

软件上,学校积极承接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并着眼“岗、赛、课、证”综合育人,对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求,围绕新技术、新行业、新业态背景下的能力迭代培养需求,重构专业核心课程,综合提升学生技能素养,实现了课程教学与岗位要求一致、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深度对接。

硬件上,学校建有包括实训中心和实训基地两部分的实训教学区。其中实训中心整体建筑面积11000余平方米,现有化学工艺、机械加工、机电类、学前教育等专业的实训室70余个;实训基地建筑面积约10000余平方米,拥有数控综合加工实训车间、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电商专业实训区、护理专业实训室等。学校还建成市级以上技能大赛赛场16个,可满足教学、大赛、培训、鉴定、技术服务等全方位需求。

一流的“软硬件”配置为各专业学生理论积累和实操练习奠定了基础,更激发了学生磨炼技艺、钻研一技之长的决心和热情。

在各级各类大技能赛场上,阳信县职业中专的学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自2016年起,阳信县职业中专开始连续六年代表我市参加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车、铣及数控综合加工技术赛项共计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7个的优异成绩,共计培养23名学生免试进入大学深造;学校化学工艺专业学生共获得国赛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省赛一等奖10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13个;学校连续6年承办山东省化工生产技术赛项,有力提升了化工技能大赛“话语权”,成就了山东职业教育的“阳信品牌”。

2022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5 www.zgzyxxz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鲁ICP备202304684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