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校招生网,职校招生与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中国职校招生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中国职校招生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信息

现在的学校的好处有哪些(职高学校哪些比较好)

来源:中国职校招生网   时间:2022-07-25 23:43:19

2018年5月21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多家媒体访谈的“两万字实录”刷爆网络。

在访谈录中任正非先生提到:“我曾经说,我退休以后要找一个好大学,学数学。校长问我,学数学干什么?我说,想研究热力学第二定律。他说,研究用来做什么?我说,想研究宇宙起源。”

华为的底气来源于背后的700多个数学家、800多个物理学家、120多个化学家。那么,中国内地培养这些科学家的顶级高校有哪些呢?

今天,就来盘点任正非退休后想要研究的物理学领域的中国国内顶级高校。

首先,为了下文数据库信息检索的科学性和连贯性,本文需要定义研究学科的范围,教育部的一级学科为物理学,映射到爱思唯尔数据库科研分析工具Scival中为物理与天文学(Physics and Astronomy),本文将以此映射关系为基础展开相关阐述。

此映射关系虽是经多位专家论证得出,但是现实因素所限仍稍显不足,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1. 整体学科布局

从全国范围来看,共有64个高校拥有物理学学科一级博士点(学术学位),一般说来,只有实力较强的学科专业才能获得一级博士授权点。

结合第四轮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进一步限制范围,全国范围内物理学一级学科获得“A-”类及以上的高校共有12所。

这12所高校分别是北京市(2所)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安徽省(1所)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市(2所)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苏省(1所)的南京大学;天津市(1所)的南开大学;吉林省(1所)的吉林大学;浙江省(1所)的浙江大学;湖北省(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东省(1所)的中山大学。

结合第四轮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具体来看,12所设立了物理学学科一级博士点的高校中:“A ”类高校仅有2所,分别是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类高校有4所,分别是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A-”类高校有6所,分别是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物理学学科评估结果详见下表1:

表1:第四轮学科评估物理学学科评估结果

考虑到了第四轮学科评估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另一热点关键词“双一流”。能否入选“双一流”学科也是目前衡量我国高校学科实力的重要参考。

统计发现,在我国的465个“双一流”学科中,12所对比高校中物理学学科入选有6所,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因此,该6所高校是第四轮学科评估和“双一流”学科的双料宠儿。

从以上三方面的国家宏观教育政策,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两所高校在12所对比高校中脱颖而出,但彼此难分伯仲。

2. 科研实力表现

本文基于全球领先的科研分析平台Scival分析工具,对前文所提12家设有物理学学科一级博士点的高校进行整体的科研状况比较。

由于教育部学科分类与Scival的学科分类略有差异,故本文物理学学科将映射到Scival中的物理与天文学(Physics and Astronomy)来作进一步展示。

下图1展示的是近十年12所高校在物理学领域的科研发文比较。

图1:12所对比高校物理学领域科研发文比较

很明显,清华大学在发文量上有绝对的实力,排在第一梯队,年均发文在2000篇以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处于第二梯队,年均发文在1000篇以上。

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近十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2016-2018年发文迅速增长,直逼处于第一梯队的清华大学;排在第三梯队的高校分别是吉林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年均发文在1000篇以下,其中前四所高校近十年来物理学领域的发文均呈缓慢增长的趋势,而南开大学近10年来年均发文基本持平。

下图2和表2展示的是近十年来12所高校在物理学领域科研论文的被引比较。

图2:12所对比高校物理学领域科研发文被引次数比较

表2:12所对比高校物理学领域科研发文被引次数汇总表

由图2与表2可知,清华大学在论文被引量上取得优势,近十年论文被引数量达361518次,北京大学以318294次紧跟其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被引总次数278896位于第三位;在第二梯队中包括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3所高校近十年的论文被引在200000次左右,彼此间差距并不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大学在2012年有冲出大部队的趋势,但是之后却迅速回落;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处于第三梯队,近十年论文被引总数在100000次以上,但不足200000次;最后,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在这一指标上表现不佳,处于第四梯队,近十年被引总次数分别为80101、72486

下图3展示的是近十年12所高校在物理学领域科研论文的综合指标比较。

其中,横坐标表示前10%高被引论文占比(Outputs in Top Citation Percentiles),纵坐标表示论文国际合作占比(Collaboration),圆圈大小表示归一化影响因子(Field-Weighted Citation Impact)。

图3:12所对比高校物理学领域科研发文综合指标比较

由上图可知,在国际化方面表现最好的是北京大学,在前百分之十高被引论文占比和归一化影响因子方面表现最好的则是在前面比较中一直默默无闻的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紧跟其后。

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这三个指标的表现上水平相近,而在前文一直有优异表现清华大学在这三个指标上则稍显逊色,究其原因可能是与学校的科研体量较大有关,因为这三个指标容易被论文体量稀释。

反倒是那些科研规模小,但是科研质量比较高的高校在这三个指标上略占优势。

从以上分析来看,在12所对比高校的科研实力上,在物理学领域总发文和总被引上,清华大学取得了量的突破,而北京大学依旧在科研发文综合指标表现一马当先。

3. 科研热点研究情况

本文基于Scival开发的论文研究主题(Topics)以及主题的全球显示度(Prominence)尝试探寻12所对比高校目前在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前沿热点情况。

图4展示的是12所高校目前产生过论文的Topic Clusters数量对比。

由图可以看出,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作为“新秀”,在研究的Topic Clusters数量上要远远优于其他对比高校,这说明这两所学校在物理学领域的研究范围更加广泛。

图4:12所对比高校物理学领域研究的Topic Clusters数量对比

上图可以看出研究的范围广度,但是看不出研究的前沿性。接下来本文通过Scival的全球显示度指标揭示下各校在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前沿情况。

下表2展示的是12所对比高校全球显示度排名最靠前的10个Topic Clusters各校表现情况。

表3:12所对比高校全球显示度排名最靠前的10个Topic Clusters表现

由上表可知,目前国内物理学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研究热度最高的关键词集是“二次电池;电池;锂合金”,在这个Topic Cluster上清华大学有实力。

而从前10个热点Topic Clusters的总量来看,北京大学拔得头筹,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太阳能电池;共轭聚合物”、“等离子体;超材料;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星系;星;行星”以及“衰变;夸克;中微子”等热点Topic Clusters上表现出较大的科研优势。

除此之外,吉林大学在“光催化;光催化剂;太阳能电池”,“纳米晶体;半导体量子点;硫化锌”等主题词,南京大学在“配体;晶体结构;有机金属化合物”,“生物传感器;电极;伏安法”等主题词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

4. 师资与人才资源

学科发展的好坏,师资是关键。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很难获取各个学校物理学的精准师资配置情况,因此,本文基于12所对比高校官网信息披露,采集了12所对比高校整体的师资配置和顶尖人才的数据,从某种角度亦可以反映物理学学科的师资情况。

由下表可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教师总量上占据优势,尽管其物理学院的总量280包含职工数量,但从官网上披露数据来看,280人的总数中包含114名教授、100名副教授,因此在教师总量上仍是占据优势。

其次,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也有较为雄厚的师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大学在专任教师总量上不占优势,其物理系的专任教师仅有99人,处于第九位,但是全校在前文近十年发文总量、被引总量、主题词全球显示度者三个指标上表现突出,这其中反差令人折服。

具体情况如下表4所示。

表4:12所对比高校师资及人才数量表

另一方面,单纯从师资的科研水平上我们可以参考爱思唯尔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该榜单有学科分类为“物理与天文学”。

根据2019年1月份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来看,物理与天文学领域共有124位学者上榜,12所对比高校中除了南开大学均有学者上榜,共有55位,占比44.35%。

从高被引学者数量来看,北京大学独占鳌头,拥有10名高被引学者;其次是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均拥有8名高被引学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拥有6名高被引学者;其余7所高校高被引学者均在5名及以下,具体详见下表5。

表5:物理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

由师资和人才情况综合来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北京大学在12所对比高校中较为突出。

5. 项目与经费资源

各高校学科建设经费在公开渠道很难获,故本文采用2016-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及经费情况间接表征各高校相关学科项目及经费实力。

笔者通过关键词结合自科申请的项目资助类别进行统计了12所对比高校近三年来在物理学领域的立项情况,统计结果如下表6。

表6:12所对比高校近三年至今物理学领域自科立项数据

由上表可知,在近三年的国家自科立项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17项立项以及高达13155.7万元的经费资助雄踞榜首,可谓是“财力雄厚”。

北京大学项目资助总额居于第二,但是其立项总数仅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半,其实力也不容小觑。

综合来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物理学学科在项目与经费资源这一轮比拼中“完胜”其他11所高校。

从学科评比、科研水平、前沿热点、师资配置、科研项目五个方面对12所物理学领域的顶尖高校作了对比分析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这三所高校挺进前三。

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在学科评估、师资与人才、经费资助上占尽优势,学科发展基础雄厚,两者难分伯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论文总量、师资总数上占据优势,北京大学在国际合作、高被引学者人数以及科研热点表现上较为亮眼;清华大学尽管在人才数量以及经费总额上不及前两所高校,但是在科研水平上表现抢眼,未来可期。

名词解释:

1.归一化影响因子(FWCI):归一化影响因子(Field Weighted Citation Impact - FWCI)将文献影响因子进行归一化,消除了不同学科之间影响因子具有差异无法比较的问题,也消除了文献发表的年份对于文献被引次数的影响。如果归一化影响因子等于1,说明该组文献的被引表现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归一化影响因子小于1则反映文献被引表现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归一化影响因子大于1表明文献被引表现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前10%高被引文献占比(Pubs in 10% Percentile):在某一指定学科领域、某一年、某种文献类型下,被引频次排名前10%的文献数除以该组文献的总数的值,以百分数的形式展现。该指标数值越大,表明该组文献表现越好。

3.国际合作论文占比(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指包含一位或多位国际共同作者的论文。是某论文集中,国际合作论文的数量除以该论文集的论文总数的数值,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现。国际合作论文百分比指标体现了机构或科研工作者吸引国际合作的能力。

4.优势性研究主题(Prominence percentile):优势性研究主题即主题显著度,是一个测量研究主题可见度/或发展势头的指标。是表征小同行整体科研表现的指标之一,反映小同行整体科研的全球关注度或显著度,指标高低反应研究主题的热度。

5.研究主题(Topics):SciVal中的研究主题(Topics)是基于Scopus收录的1996年以来的约5000万篇同行评审期刊文献、会议论文聚类而成的特定文献集合。表征了某一研究问题。一篇文献只属于一个研究主题。

数据为人工采集,如有遗漏敬请指正。

作者 | 黄雨晴,里瑟琦智库研究员

合作事宜:market@stimes.cn

投稿事宜:tougao@stimes.cn

2022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5 www.zgzyxxz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鲁ICP备202304684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