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护理学校(济宁护理学院在哪里)
来源:中国职校招生网 时间:2022-07-25 21:47:16
记者 褚思雨 通讯员 张 勇 刘 伟 马 骏
近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互联网 护理服务”启动。仪式现场,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甘立军,党委委员、副院长张金国为首批成立的8个护理服务专科小组组长举行授“出诊医疗护理箱”仪式。

“医院从服务患者,不断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出发,勇于创新,探索出‘互联网 护理服务’的附院模式。”甘立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医院将群策群力,多部门协作,不断完善“附院模式”。同时,依托医联体医院的区域辐射,将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为更多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互联网 护理服务”启动仪式后,举行首单预约用户入户护理服务活动。护理部在对患者信息进行审核后,派单给经验丰富的造口伤口门诊护士长夏永梅、胃肠外科结直肠/疝与腹壁外科病区护士长李金凤。两位互联网护士携带出诊箱,前往患者家中进行护理治疗。
两位护士查看患者健康码、行程码,核对患者信息无误后,评估患者病情并告知操作注意事项,规范填写知情同意书,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操作完成后,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详细的健康宣教。患者汪先生是一位70岁的老人,患有直肠癌5月余,因放疗造成放射性皮炎,需间隔三天换药一次,身体虚弱加之子女工作忙碌,前往医院换药成汪先生一家的烦心事。
“知道济医附院有了‘互联网 护理服务’后,我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进入系统进行预约,这个上门护理服务可是为我们家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汪先生的女儿激动地说。

济医附院“互联网 护理服务”的“附院模式”的构建过程,是经过多次调研、论证,综合考虑等各方面因素,探索出的一种依托政府-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 护理服务”新模式。医院成立“互联网 护理服务”管理办公室,下设8个专科小组,根据服务项目共招募366名互联网护士,组织了培训和考核,形成20余项全环节的制度、规范、应急预案等。医院信息中心、物流中心、物价管理处等多部门合作,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支持保障,让护士放心入户、让患者接受同质化的护理服务。下一步,医院将发挥医联体单位的作用,做好医联体医院“互联网 护理服务”人员培训、准入工作,以医联体医院为支点,进一步扩大延伸护理服务范围,让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群受益。
“互联网 护理服务”是医院利用注册护士,依托互联网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行动不便或长期卧床的患者群体提供护理服务。目前,济医附院“互联网 护理服务”工作已正式上线运行,创新的护理模式将医院、医联体单位、社区、家庭等有效联结起来,让“互联网 护理服务”工作点连成线,线织成面,能够为更多有需求的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