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高级技工学校怎么样(青州高级技工)
来源:中国职校招生网 时间:2022-07-25 17:46:06
激活青州职教新动能
助力千年古城新崛起
青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党组书记、局长 潘瑞涛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4月20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2022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是职业教育法制定近26年来的第一次重大修改!此次修改核心内容是: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更好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出台恰逢其时,意义重大。我坚信,乘新职业教育法的东风,创新思路,夯实举措,一定能激活职教发展新动能,助力千年古城新崛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
——让职教地位“高”起来
对于职业教育的地位,新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这是我国首次在法律层面为两者“画等号”。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地位,能够拓宽学生的成才选择,缓解“单一成才选择、单一评价体系”所带来的焦虑感。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同等重要,意味着两者要同等重视、同等投入、同等保障。职校学生在升学上的平等权利,从政策层面上升到了法律层面。
中国现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共有职业学校1.13万所,在校生超过3000万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每年向社会输送1000万左右各种技术技能人才。我们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职业教育大国,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有力支撑了“中国奇迹”。但高技能人才的比例距发达国家仍有差距。随着法律的完善,职业教育正在“香起来”“热起来”,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目前,驻青职业院校有本科院校一所—潍坊理工学院,高职院校2所—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技工学校1所—青州高级技工学校,中职学校有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潍坊培真科技工程学校、潍理工综合高中、青州三中、青州圣潍科技高中等,是一个拥有本专科及中职职业教育综合体系的县级市。这些职业院校各具特色,各有优势,每年为我市输送万余名大中专毕业生,新职教法的出台,对于整合我市各类职业院校资源优势,构建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培养体系,完善人才培养“立交桥”,形成专业有序递进、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
——让职教形象“靓”起来
新职业教育法进一步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社会认可度。明确提出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并采取措施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通过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为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持续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等。对在招工、招干、升学、晋升职称政策对职教学校毕业生的歧视问题,新法从制度、体制、机制上都提供了法律保障,破除了阻碍或者不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限制性、歧视性的规定,对人尽其才、待遇公平、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都将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目前,我市民族中专学校在学生贯通制培养构建学生成才“立交桥”方面取得可喜成绩,职教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随着新职教法的实施,我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贯通、纵向融通的协调发展局面必将快速形成。
同时,市教体局及广大职教工作者要采取多种形式对群众加强宣传引导,不断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和认可度,积极探索“普职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为青州职教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三
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让技能人才“强”起来
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制定了多种优惠激励措施。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的企业,按照规定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按照规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等支持,落实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减免及其他税费优惠。
近年来,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职业院校开设了1200多个专业和10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中国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每年培养毕业生约1000万人,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职业院校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我市直接管理的职业学校为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近年来,校企合作不断向高端迈进,产教融合机制实现了教学、培训、融合模式三大创新。学校按照“共商、共建、共育、共享”四个原则,与网商集团等合作建成校内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13个、科研基地3个、技能培训基地5处、师资培训基地2处。同时在江淮汽车、欧神机械等近百家企业建立多处校外生产实训基地,学生顺利进入知名企业实训实习,工学交替,薪资丰厚,家长满意;2021年山东东虹光原科技有限公司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汽车线束生产线投产运营,满足200名学生生产性实习实训;富瑞达、智奥、康华等校内企业运行良好,学生不出校门就可实习,安全得到保障。学校现已形成中心校区与东西园区“一体两翼”校区布局框架、“基础专业 前沿专业 职教高考”育人层次框架、“57711专业链 产业链 服务链”产教合作框架,产教融合稳步推进,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本领。
我们坚信,随着《职业教育法》的正式实施,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必将蓬勃发展,大有可为,一定会为千年古城新崛起的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