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即墨技师学院在哪(即墨技师学院严不严)
来源:中国职校招生网 时间:2022-07-23 22:47:11
“这是我上过的最有趣的物理课了,带上MR混合现实眼镜后,电磁的运动轨迹形象直观地映入眼帘,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黑科技’帮助我对电磁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9月26日,在即墨全息化立体教室,刚刚上完全国首场5G MR全息物理名师公开课的青岛萃英中学高一(23)班的王佳乐兴奋地说。

当天,青岛萃英中学、成都教科院附中、上海格致中学、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四地学校老师,基于影创科技打造的K12领域5G MR全息课堂共同分享同一堂物理课,内容实时同步至四川甘孜、阿坝、凉山州三所中学。本次远程MR教学将MR(混合现实)技术、5G技术融入课堂,让四地学生们共同感受未来科技和智慧教育神奇魅力。课堂上,戴上MR混合现实眼镜后,电磁学课程以全息课堂的形式展现在四地学生们的面前。四地名师采用MR混合现实技术进行教学,将原本抽象难懂的电场、磁场、电磁理论等知识点转化成学生眼前可操作的动态的混合现实全息3D模型。在知识点“安培定则”的教学中,学生们头戴的MR眼镜呈现出一段通电螺线管,沉浸在虚拟世界之中的学生用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通电螺线管的N极在哪一侧便了然于胸。

“虚拟和现实之间,实现了完美的重叠,学生的想象力不再受课本和空间的局限,天马行空的创意思维将动态立体的展现在眼前,老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引导者。”青岛萃英中学物理教师姜凌燕说,全息课程可以在教学领域广泛推广,未来,任何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的知识点都可以进行教学建模,比如说α粒子散射实验,一个α粒子打在原子核上会发生什么?学生可以走到等比例放大的原子核里面,有多少粒子是朝正面偏转的、多少粒子发生了回弹,电子和原子核发生作用的全过程,都可以用眼镜看到。在即墨技师学校,通过传统教学与先进的MR混合现实技术相结合,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汽车等工业制造领域的内部结构,对眼前的发动机实物进行分析和操作,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发生互动,如同有老师傅在身边手把手地现场指导,每个细节都能一目了然。

影创科技集团董事长孙立介绍,根据微软发布的《沉浸式教育》白皮书,MR助力成绩提高22%——对于人类来说,实践体验的学习效果最佳,而这正是沉浸式技术的特点:我们不仅只是在学习,我们同时是在经历其中,所见即所得。无独有偶。今年8月,即墨区人民医院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一项特殊的手术:一名31岁的即墨男性王先生,因车祸造成颈髓外伤。为确保手术安全,骨外三科副主任医师杨希重通过虚拟技术在电脑上模拟出患者的脊椎关节的三维立体影像,并与患者病灶进行虚拟叠加。

这样,医生就像有了一双‘透视眼’,可以更加详尽的观察患处,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得到了大幅提高。”正式手术时,杨希重戴着VR眼镜,将患者的真实脊椎关节与虚拟技术创建的脊椎关节模型进行精准叠加,有如“合体”一般,在3D模拟影像的导航下,成功实施了手术。原来要40多分钟才能完成的手术,现在只用20分钟就能完成。据预测,到2021年,我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将达到544.5亿元,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MR(混合现实)技术正全方位进入人们生活,在医疗健康、工业制造、商贸旅游等领域持续发力,成为撬动信息消费市场的重要杠杆。
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边界“消失”了,人们看见过去看不到的内容,听到过去听不到的内容,不断解锁着更多应用场景——这一切仅需要一副眼镜而已。记者了解到,这款名为“JIMO(即墨)”的MR混合现实眼镜,是地地道道的即墨本土产品。今年5月,影创项目在位于即墨的通济新经济区正式启动,国内第一条、世界第三条混合现实(MR)智能眼镜显示芯片和镜片量产线正式落成。“我国正在成为全球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创业活力最强、市场接受度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我们把影创的高精密光学器件加工工厂设立在即墨,项目共投资2亿元,主要生产全息光波导镜片和光波导显示芯片。‘影创即墨’作为MR智能眼镜的关键组件,占到混合现实设备成本的三分之一。”影创科技集团董事长孙立介绍,他被即墨政府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所打动,从第一次接触即墨到决定落户仅仅用了20天时间。
“JIMO(即墨)”MR混合现实眼镜目前已经有三代产品,目前在即墨教育、手术应用的是并不是最新产品,即墨产线实现量产后,可以将目前状如头盔的MR眼镜缩小到像普通眼镜大小,售价也会从上万元降低到5000元以内,从而使其使用范围从游戏、教育、医疗等特殊领域拓展到更广范围。未来,公司将以即墨为中心,建设更多全市及全省的项目合作。成立于2014年的影创科技是航天科工集团重点扶持的创业公司,是除美国微软、Magic Leap之外,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三个有混合现实智能眼镜、光波导元件和SLM空间光调制器量产能力的企业。影创MR智能眼镜拥有独立自主研发的光学和图像识别技术,搭配完全自研的硬件设备与操作系统,可高度支持图像识别与手势操作,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记者了解到,影创项目是即墨区信息科技项目反哺重点产业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围绕打造青岛“科技产业城”目标,即墨区运用平台思维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目前已集中引进了12英寸集成电器、惠科晶源、创新奇智、东华软件等一批产业龙头项目,并成功应用到医疗、教育、工业等各个领域,有力推动了区域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记者 张晓帆 本报通讯员 吕栋 刘耀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