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校招生网,职校招生与学历提升信息网。

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中国职校招生网在线报名

在线咨询

8:00-22:00

当前位置:

中国职校招生网

>

职校资讯

>

招生信息

普通高中和特色高中(城里高中和农村的高中)

来源:中国职校招生网   时间:2022-07-27 18:38:28

中国网5日讯 在7月5日召开的第七场“教育这十年”“1+1”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成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对我国十年来普通高中教育工作特点和成效进行了点评。

张志勇在点评中表示,“我与我国这十年普通高中教育的大发展有缘:一是决策的参与者,我应邀参与了这十年普通高中改革发展的许多重要决策;二是改革的组织者,我在地方直接组织实施了普通高中教育的许多重要改革;三是探索研究者,我始终关注普通高中教育、研究普通高中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点评普通高中教育工作特点和成效

张志勇表达,回顾总结这十年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发展,有三点给他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一是确立普通高中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快普及发展步伐的十年。2011年,我国义务教育实现了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的战略地位开始得到进一步突显,普通高中教育进入加速发展期。2017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出台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2021年,教育部等九部委部署实施《“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国家如此密集出台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文件,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十年来,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大班额”现象得到根本遏制;教师编制配备得到加强,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生均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健全,成本分担机制进一步完善;薄弱高中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在如期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目标的基础上,不断向有质量的普及迈进。

二是以高考改革牵引普通高中发展,深化普通高中改革的十年。这十年,考试评价改革成为推动我国普通高中发展最强大的动力。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考试评价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在上海、浙江启动。截止今年,我国除新疆、西藏外,全部进入新高考改革周期。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1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在上述一系列顶层制度指导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进入了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和质量评价改革同步实施、协同推进的“黄金期”。课程标准取代考试大纲,全面引领高中教学;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科制度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选课走班”教学推动高中教学制度发生深刻变革。

三是积极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十年。这十年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革,从加快普及走向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新阶段。十年来,普通高中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体系,构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供给体系,探索综合实践育人体系,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初步建立。

张志勇说,下一步,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世纪疫情的挑战,在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中,普通高中教育的地位更加突出,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更加重大。

一是进一步确立普通高中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在义务教育走向优质均衡的背景下,教育强国的标志在高等教育,教育强国的根基在普通高中。二是全面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现代化。深化育人方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大力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让人人享有适合的普通高中教育。 (文/雷后兰)

2022年招生 在线咨询
本站覆盖全国各省市中高职专本科院校及计划外招生院校,汇总各校招生要求及专业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请自愿填写下表,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适合您就读的大学,安排招生老师与您沟通。即刻报名,圆大学梦!
*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户籍地址

*

当前学历

 

意向专业

立即提交 《隐私保障》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5 www.zgzyxxz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鲁ICP备202304684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