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春季高考汽修专业本科有3加2吗
来源:中国职校招生网 时间:2022-07-27 14:38:41
半岛记者 刘雪莲
“孩子这个成绩,考本科没什么希望,要不要考虑让他参加春季高考?说不定能考个春季高考本科。”在青岛的一些普通高中学校里,到了高二下学期,部分成绩不具竞争力的学生家长就会被老师如此反复建议。
而普高生半路转春季高考,也确实抢了不少中职生的本科计划。前年,济南一所高校的春季高考本科专业,录取的前16名学生中,有15名来自普高,中职生仅一人。很多高校的春季本科班里,超过半数都是普高生。
不过,今年,也就是2019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新生,将不会再有这样的选择。因为,这一届高中生在2022年参加高考时,将没有资格参加春季高考的统一考试招生,只能参加春季高考的综合评价招生,而综合评价招生只有专科计划。


■春季高考的三种形式,了解一下?
一提到高考,大家习惯会想到夏季高考,会想到黑色七月、六月,高考短短两三天时间,会影响很多考生的将来。
不过,和主要面向普通高中生的夏季高考不同,主要面向中职学生、在近十年普通高中生也可以兼报的春季高考,高考形式要更多,高考的录取结果也不仅主要取决于最后那两三天的文化课考试。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意见》印发,对春季高考统一考试招生报考资格作出了进一步明确。
2020年起我省开始实施新高考,春季高考将分为统一考试招生、单独考试招生、综合评价招生三种形式。
统一考试招生由全省统一组织考试,实行“文化素质 专业技能”考试模式,面向高职(专科)和部分本科层次招生。
考生要参加春季高考的统一考试,必须参加山东省春季高考的报名,报名之后,先参加山东省统一组织的专业技能考试,再参加文化课的考试。最后录取要综合二者的总成绩。
从2012年山东省推行春季高考开始,无论是普通高中的毕业生,还是中职学校的毕业生,都是可以报考春季高考的统一考试的。但是,这个政策就要变啦,下面的一定要仔细看清楚。
中职生还是一如既往可以报考春季高考统一招生,但是普通高中的应届毕业生,只有2020年和2021年这两年还有机会报考,从2022年高考起,就不能再报考。
掐指一算,嗯,就是今年,2019年秋季入学的新高一学生,你们高三毕业时,是不能报考春季高考统一招生的。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将无缘春季高考的本科计划,因为在春季高考的三种招生形式中,只有统一考试才有本科计划,其余两种形式都只有专科计划。
单独考试招生由招生院校单独组织考试,实行“文化素质 专业技能”考试模式,面向高职(专科)层次招生。
高职单独考试招生,说的通俗一点儿,其实就是高职的保送生。每年,有高职单招计划的院校发布计划及招生政策,无论是普高生还是中职生,如果喜欢某所学校的某个专业,就可以报名,然后由学校自己组织测试,测设也会分文化和技能两部分,通过测试的考生就提前被学校录取,不再参加统一考试。
不过,高职单招政策也要变化了。现在的单招测试,不是都由院校自己组织嘛,可从2022年起,单招的技能测试部分,不再由招生院校组织,考生需要参加山东省统一的春季高考招生专业技能考试,考试成绩由招生院校认可。
看到这里,是不是明白啥啦?对了,到2022年,高职单招的专业技能测试部分要参加山东省的统一技能考试,而应届普高生在这一年又不能参加统一考试,这也意味着,到2022年,高职单招也要和应届普高生说再见了。
另外,退役士兵、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社会人员,将在春季高考单独考试招生中单列计划录取。所以呢,单招将会是一个很大的“筐”。
综合评价招生由招生院校单独组织考试,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学校测试成绩进行录取,面向高职(专科)层次招生。
刚才看了上面两种春季高考的招生形式,很多家长是不是会觉得应届普高生和春季高考就无缘了?答案是否定的。
高职院校的综合评价招生为普高生量身打造。我省从2018年起新增高职(专科)综合评价招生。在我省12所高职(专科)院校和本科高校的专科专业组织开展综合评价招生试点,高校依据考生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简单来说,综合评价招生,是春季高考针对普高生的提前录取。当然,综合评价录取也只有专科计划。
■高考变了,选择怎么做?
说了这么多春季高考的三种形式,很多家长可能还想要直白一点儿的分析,那就是面对这样的改变、这样的形式,学生们会面临怎样的选择?
嗯,分析马上就来。
具体分析之前,还得先说个大背景。就在我们刚才提到的这个山东省教育厅出台的《方案》里,还阐明了新高考后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的计划设置情况,高考计划这个事儿,可是大家最关注的。先看看原文:
实行新高考后,夏季高考以普通本科招生为主,春季高考以高职(专科)招生为主。未来我省将会加大招生计划结构调整力度,总体方向是逐步减少夏季高考专科招生计划,相应增加春季高考专科招生计划,同时适度增加春季高考本科招生计划。
一是按照我省高校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有关安排,合理布局春季高考本科招生高校和专业,其中本科招生计划安排逐步达到应用型本科院校本科招生计划的30%。
二是逐步扩大高职(专科)单独考试招生和高职(专科)综合评价招生的招生高校和招生计划,到2022年,我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计划总规模占比不低于60%。
了解完大背景,我们就可以来分析一下不同类别学生的选择了。
对于中职生来说,比较佛系的,对于本科没多大欲望,就想学个自己喜欢专业的,可以参加高职(专科)的单独考试,提前锁定高职院校。
想拼一把本科的中职生,就可以参加春季高考的统一招生考试,没有了应届普高生的争夺,本科之路会更加顺畅。
而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说,学习成绩优异的考生自然可以一心拼搏夏季高考,争得一席本科计划,尤其是重点高校的本科计划。
但如果考生进入普通高中后,心有余而力不足,学习成绩离本科计划比较遥远,就可以考虑参加春季高考的综合评价招生。当然,只有专科计划。
不过需要提醒一点的是,虽然应届普高生从2022年起不能参加春季高考的统一考试,但是往届普高生却是可以的。对于普高复读生来说,复读后的高考,是既可以选夏季,也可以选春季。
还有一种选择叫综合高中。
中考时想试试普高,但又担心进了普高后成绩不佳,无缘夏季高考的本科,也与春季高考的本科擦肩而过。在新的高考政策下,不少考生家长会有这样的纠结。
但是对于这部分位于“纠结”地带的青岛考生来说,有一个比较好的选择,那就是综合高中。
今年,青岛市正式启动综合高中改革,综合高中侧重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学生入校注册普高学籍,课程以普高课程为主,辅以技术类和专业选修课程。高一结束后,学生可以重新选择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条路,分别侧重春夏季高考。
2019年局属学校在青岛市理工高级中学、青岛艺术学校、青岛商务学校进行试点。招收人数分别为200、200、100人。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有了二次选择的权利。
■为何这样改?
先了解下春季高考的前世今生。
看了上面两段,了解了最新的政策,对将来的选择也大体有数,但很多人恐怕也有疑问:政策为何要这样改?那我们就不得不来了解下春季高考的前世今生。
在2012年前,山东省还没有春季高考这个概念,那时大家熟悉的叫对口高职考试,是面向中职类考生的高考,与普通高中生的高考之间井水不犯河水。
山东的对口高职考试曾经短暂掀起过一波小热浪,而这波热浪就和本科计划有关。2003年,山东省对口高职首次有了2500人的本科计划,中职教育实力强劲的青岛,尝到了甜头。2004年,对口高职本科计划又增加到3000人,青岛职校生继续受益,抢占了相当一部分本科计划。
对口高职考试不仅有了本科计划,而且本科计划还在增加。正当诸多职校厉兵秣马准备争抢这一蛋糕时,关于职业教育到底该重技术还是重学历的争论也日趋白热化。争论的结果就是,从2005年起,对口高职的本科计划开始一路萎缩,到2009年时,本科计划仅有1050人,之后几年也无大变,鸡肋之势已定。
2012年,山东对口高职考试华丽转身变为春季高考。当年,春季高考提供本科计划2600人,本科计划数量比前些年有所增长。但春季高考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放开了对春季高考报名考生的户籍限制,并允许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兼报。夏季高考为普通高中学生而设,春季高考为中职学生而设,原本泾渭分明的两类考试,在2012年这年有了交集。
2012年山东首次春季高考时,本科招生计划为2600人 ,2013年,这一计划翻番增至5200人,2014年本科招生计划迅速增加到10460人。2014年,春季高考本科计划除了数量大幅增加外,计划的含金量也提升不少,1万多计划中,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等公办本科院校的计划就达到8千多,占到八成,而往年民办高校的本科计划要占到六成以上。 春季高考本科计划增加所体现出的优势,迅速表现在山东省春季高考的报考人数上。2011年,全省高职对口考试人数为37918人 ,与前几年基本持平;2012年高职对口考试变身为春季高考后,报名人数增加到40438人,增幅为6.7%;2013年春季高考报名人数增加到50485人,增幅为24.8%;2014年春季高考报名人数更是猛涨到91354人,开始朝10万人迈进。2015年,报考人数突破10万人大关,之后几年有所减少。
近年来山东省春季高考的本科计划一直保持在1万多,但与2014年时的计划相比,招生院校的层次开始下降。到2018年,招生层次最好的院校只有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两所,剩下的以临沂大学、潍坊学院等为主的地方公办院校和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弱了不少。
再了解下春季高考本科的馅饼是如何越来越烫手的?
750分满分,考个三四百分,甚至二三百分就有本科上。最初的春季高考本科计划,在众多考生眼中是犹如馅饼一样的存在。
但馅饼一年年变得越来越烫手。
酝酿了两年热度的山东省春季高考,在2014年部分专业类别分数看涨,爆发了个别民办高校的预科生事件。
因为看好春季高考的本科计划,山东省内很多民办高职都开始招收春季高考“预科班”:招收高考落榜的考生,在高职院校学习一年参加山东省春季高考,达到学校本科线就被录取为学校本科生。
有些民办高职院校的“预科班”人数达到数千人,生源很多来自省外。
2014年春季高考,山东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参加高考的“预科生”将近3000人,但学校本科计划只有280人,于是学校各专业录取线飞升,众多本科梦破灭的“预科生”们群起维权,引发预科生事件。
预科生事件后,山东省三道禁令叫停民办高校的春季高考预科班。到2015年春季高考时,加大了对各类考生学籍学历审查力度,非我省户籍考生,应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
按下了“预科班”的葫芦,又起来了普通高中生春季速成班的瓢。受春季高考本科计划的诱惑,部分普通高中开始和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联手,送低分考生转战春季高考战场。
烟台的一所专门培训高三学生参加春季高考的学院,为迎战2015年春季高考,早在2014年7月份就已开课,烟台、威海、潍坊、德州等地都有高中和学院进行春季高考培训合作。孩子报名晚了,根本就进不去。根据这所学院的宣传,2014年春季高考,这所学院的春季高考本科录取率高达96%,部分学生被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这样的本科院校录取。
在限制外省学生报考的情况下,2015年山东春季高考的报名人数也超过10万,夏季高考里兼报春季高考的考生成为增长主力。
2015年春季高考本科线只能用狂涨来形容,不少类别成百成百地涨:畜牧养殖类专业本科线548分,比上年高290分;采矿技术类483分,比上年高94分;汽车类400分,比上年高124分;烹饪类501分,比上年的中餐加工和西餐烹饪两个专业分别高出111分和100分;财经类本科线591分,比上年相关专业录取线高出七八十分。
到2016年春季高考时,本科计划的竞争已经不仅仅体现在录取线的高涨上,还体现在本科计划的不确定性上。
2016年春季高考,财经类、文秘服务类、化工类、商贸类等类别的本科线都超过或接近600分,一批重点高校都减少了春季高考招生计划,并且计划是在高考后才公布,让考生和家长措手不及。比如商贸类专业,曾经有招生计划的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就突然没有了本科计划。
春季高考本科计划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春季高考的观望气氛,之后春季高考报名人数没有继续增长。
■除了政策利好,出口要真正畅通
记者采写这篇稿子时,和岛城不少中职学校的校长聊天,大家都觉得新政对中职教育是个利好,给大家增加了信心,在政策之上,大家也有更深的期许。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其实利好政策一直都有,但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最终还要靠真正畅通的出口。”岛城一位中职学校的校长表示,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展职教20条,到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的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实施方案,扶持职教的政策一直都不缺,但做强职教不能仅靠政策。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地铁班,专科层次的招生,却报名火热,不乏达本科线的孩子,因为学生和家长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出路看得很清楚。”这位校长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吸引力。
青岛教科院副院长孙刚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自己的深层次思考。在他看来,山东省当初允许考生兼报春夏季高考,也是为了改善高职学校的生源,但从这些年“3 4”的试点来看,只要出口够好,中职学校也可以培养很好的生源,这些学生进入高校后,与普高生源相比,各有所长,并不逊色。
“像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典型应用类专业计划,以前基本都是放在夏季高考里,如果放在春季高考里,那肯定会吸引比较优秀的生源报考中职学校。”孙刚表示,在山东省的政策里,提出春季高考的本科招生计划安排逐步达到应用型本科院校本科招生计划的30%,这很值得期待。
孙刚还举了一个比较生动的职校生上升通道的例子。比如中职学校学习汽修专业的学生,一二十年前,学生中职毕业就工作了,去汽修厂修车。但现在的家长,尤其是城市家长,都不愿孩子18岁就上班,希望孩子再继续上学,于是,可能通过“3 2”,让孩子再上两年,出来有个大专文凭。这两年,孩子有可能继续学习汽修专业,也有的学校会开设汽车营销专业,学得比较好的学生就去4S店卖车了。
“现在中职生的上升通道,差不多也就到这一步,但是有没有其他可能,比如学生去学汽车外形设计,我觉得一点儿问题没有。”孙刚认为,部分中职汽修专业的学生,完全也可以走设计的路,他们只是普遍缺少数学、物理的基本知识。如果中职的出口多元可选择,中职教育再配合打牢文化基础,就会形成良性循环。